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养花知识

2025年蕨类植物有哪些科

时间:2025-04-02作者:admin分类:养花知识浏览:20评论:0

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在近年来经历了基于分子系统学的重大调整,不同分类体系(如传统的秦仁昌系统与现代的 PPG I 系统)对科的划分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结合 2025 年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权威数据库信息,综合呈现蕨类植物科的分类情况:

一、全球主流分类系统(PPG I 系统)


PPG I 系统(2016 年发布)是当前国际广泛采用的蕨类植物分类体系,基于分子系统学将蕨类植物分为51 科,涵盖石松类(Lycophytes)和真蕨类(Ferns)两大分支。以下为该系统的核心分类框架:

1. 石松类(Lycophytes)


  • 石松科(Lycopodiaceae):如石松、卷柏。
  • 水韭科(Isoetaceae):如中华水韭。
  • 石杉科(Huperziaceae):如蛇足石杉。

2. 真蕨类(Ferns)


  • 木贼亚纲(Equisetidae):

    • 木贼科(Equisetaceae):如问荆、节节草。

  • 瓶尔小草亚纲(Ophioglossidae):

    • 瓶尔小草科(Ophioglossaceae):如瓶尔小草、阴地蕨。

  • 合囊蕨亚纲(Marattiidae):

    • 合囊蕨科(Marattiaceae):如天星蕨。

  • 水龙骨亚纲(Polypodiidae):

    • 凤尾蕨科(Pteridaceae):如井栏边草、蜈蚣草。
    • 水龙骨科(Polypodiaceae):如石韦、瓦韦。
    • 鳞毛蕨科(Dryopteridaceae):如贯众、鳞毛蕨。
    • 铁角蕨科(Aspleniaceae):如铁角蕨、巢蕨。
    • 金星蕨科(Thelypteridaceae):如金星蕨、毛蕨。
    • 蹄盖蕨科(Athyriaceae):如蹄盖蕨、冷蕨。
    • 箭蕨科(Osmundaceae):如紫萁、分株紫萁。
    • 膜蕨科(Hymenophyllaceae):如膜蕨、瓶蕨。
    • 碗蕨科(Dennstaedtiaceae):如碗蕨、姬蕨。
    • 桫椤科(Cyatheaceae):如桫椤、黑桫椤。
    • 肾蕨科(Nephrolepidaceae):如肾蕨、波士顿蕨。
    • 铁线蕨科(Adiantaceae):如铁线蕨、扇叶铁线蕨。
    • 槐叶蘋科(Salviniaceae):如槐叶蘋、满江红。
    • 苹科(Marsileaceae):如苹、田字苹。


二、中国的分类体系与区域特色


中国蕨类植物分类体系融合了传统系统(如秦仁昌系统)和现代分子证据,科的数量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:

1. 传统系统(秦仁昌系统)


  • 63 科:基于形态特征划分,如鳞毛蕨科、水龙骨科、蹄盖蕨科等。
  • 特色科

    • 中国蕨科(Sinopteridaceae):如银粉背蕨、粉背蕨。
    • 骨碎补科(Davalliaceae):如骨碎补、阴石蕨。
    • 肿足蕨科(Hypodematiaceae):如肿足蕨。


2. 现代系统(PPG I)


  • 36 科:2024 年出版的《中国蕨类植物生态图鉴》采用 PPG I 系统,整合为 36 科,如将传统的鳞毛蕨科、耳蕨科合并为鳞毛蕨科,金星蕨科独立保留。
  • 区域分布:中国西南地区(如云南、四川)是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中心,拥有桫椤科、天星蕨科等古老类群。

三、分类系统的动态变化与争议


  1. 科的合并与拆分

    • PPG I 系统将传统的水龙骨科拆分为水龙骨科、剑蕨科(Loxogrammaceae)等,以反映分子系统发育关系。
    • 新属的建立:如 2018 年发现的卫蕨属(Hiya),原属碗蕨科,后因形态和分子证据独立成属。

  2. 命名争议

    • 科名拼写:如 “Polypodiaceae”(水龙骨科)在不同文献中可能拼写为 “Polypodiaceae” 或 “Polypodiaceae”,需以《国际藻类、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》为准。
    • 中文译名:部分科名存在多种翻译,如 “Lycopodiaceae” 可译为石松科或石松科。


四、权威数据库与最新研究进展


  1. 全球数据库

    • World Plants 数据库(2025 年 2 月更新):收录蕨类和石松类植物 13,160 种,但未公开完整科列表。
    • The Plant List:提供蕨类植物的分类信息,但部分数据仍需验证。

  2. 中国资源

    • 《中国植物志》:传统分类的权威来源,2025 年暂无修订版发布。
    • 《中国蕨类植物生态图鉴》:2024 年出版,基于 PPG I 系统整合 36 科,可作为区域分类参考。


五、总结与建议


  • 分类系统选择:若需全球通用分类,建议参考 PPG I 系统的 51 科;若关注中国本土资源,可结合《中国植物志》和《中国蕨类植物生态图鉴》。
  • 动态跟踪:蕨类植物分类仍在持续修订中,建议关注《Taxon》《Phytotaxa》等期刊或访问PPG 官网获取最新进展。

如需具体科的详细特征或分布信息,可进一步提供特定类群名称,以便精准解答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相关标签: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